日前,湖南、广西两省区税务局综合2024年水资源费改税扩围以来南方丰水区的政策适用、征管执法和数据运用等情况,及时编订《湘桂水资源税征收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以跨省征管合作推动水资源税管理向区域协同、数字化、部门共治和“人机结合”转型。
依托《指引》,湘桂税务部门加大政策管理向区域协同转型的力度,对水资源税的申报频次、超过限额农业取用水是否免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合理漏损率等事项采取统一标准,为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进行税务探索。以“数据互通、结果互认、执法互助”为原则,确立数据标准5类17项,对跨省取水互认许可信息、取水计划和水行政处罚决定等执法结果,联合开展复杂事项的征管执法,进一步消除税收政策和税务执法的区域差异。
具体实施过程中,湘桂两省区税务局一方面通过省级层面协力与水利部门对接,提升水数据共享互用质效,特别是在跨省生产和跨流域取水问题上,采取部门共治、联合督办的措施推动水行政管理与税务管理相互适配。另一方面,综合考虑辖区内水行政管理基础、地方财政保障力度、税源结构等因素,科学选取资兴市、宁乡市、平南县等地区,开展各具特色的水税数据交互、事前事中风险管控、申报预填、自动算税试点,从提升基层税源感知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两方面,推动水资源税日常管理向“数字化”转型。今年1-7月,湖南省共有6400余户纳税人申报入库水资源税3.37亿元。试点单位资兴市税务局采用“数据采集-智能分析-风险排序-分类处置”的“四步工作法”,成功查处辖区5家企业无证取水案件,追缴偷采水量达120万立方米。
在区域管理协同化数字化基础上,湘桂税务部门联合梳理出税源采集、纳税申报、计量复核等方面的10大类19项风险指标,合力开发风险管理模型,编制风险应对指引,努力实现水资源税风险管理从“以人为主”向“依托外部数据、拓展应用场景、突出人机结合”转型,有力提升水资源征管质效。
下一步,湘桂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水资源税征管合作,坚持以数治税强基提效,高标推进跨域水税监管,推动水资源税在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