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类税收风险,有限的应对力量如何实现精准监管?对风险应对结果如何进行有效监督,保证风险应对效果?

国家税务总局玉林市税务局以涉税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探索实行“规范化管理、精细化分析、体系化监督”的“三化协同”风险管理模式,提升税收风险管理质效。截至今年2月底,该局通过“三化协同”风险管理模式,统筹推送税收风险任务811项,推送风险任务准确率显著提升。

国家税务总局玉林市税务局风险管理团队通过“智税风险预警体系”进行税收风险识别,加强税收数据应用,提升风险分析能力。陈春玲/摄

规范管理风险应对工作

玉林市税务局夯实风险管理基础,对日常税收风险应对实行规范化管理。在风险管理流程上,该局编制了规范“工具书”——《玉林市税务局税收风险任务处理操作手册》,明确风险任务分析、验证、推送、应对、反馈、复核、监控及督查等环节的任务,帮助税务干部明晰各环节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职责。在风险分析中,玉林市税务局注重画好规范“流程图”,通过设立案头分析台账和模型验证台账,完善风险企业疑点明细表,不断提升案头分析精细化水平。同时,该局按规定下发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事项、整改依据、整改期限、整改任务承接人,规范管理风险整改工作。
该局通过规范市、县两级税务部门日常风险应对流程,提升基层税务局风险应对团队专业能力,尽量在基层税务局解决低风险事项和基础管理问题,督促经营主体增强合规经营的主动性。
“作为文旅企业,公司与服务相关的成本、费用定价、收入定价等,会随着政策、时节、环境与经营策略进行调整,调整前后的税务处理可能存在涉税风险。”玉林某大型文旅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先生说,税务局有完整的税收风险处理规范,低风险事项会通过电子税务局推送给企业,企业通过自查堵住漏洞,降低了涉税风险应对难度。

“精耕细作”税收数据

做好税收风险管理离不开真实有效的数据。目前,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分析,主要集中在省级税务部门。而市级、区县级等基层税务部门也掌握着不少税收数据,这些数据往往处于“沉睡”状态,由于缺乏数据整合与处理机制、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有效运用数据还存在短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玉林市税务部门采取的办法是对这些数据“精耕细作”,深入挖掘数据内在的关联关系,加深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税源情况的了解。以房地产行业为例,玉林市税务部门去年深度分析辖区房地产企业增值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等税种,在原有7个风险指标基础上,结合税种间勾稽关系,新设置了3个风险指标,有效提升对房地产行业涉税风险的分析能力。
玉林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风险管理局)局长周颖说,通过对行业数据的精细挖掘和整合,税务部门的涉税数据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对相关行业搭建了专项风险识别模型,去年下发风险任务疑点准确率达到100%。
此外,玉林市税务部门主动利用外部数据,比如,按季度汇集引入政府相关部门涉税数据,对混凝土、医药、建筑安装、房地产等行业,建立包含上下游产业链的企业发票、资金、场地规模等在内的数据库,定期对这些行业进行涉税风险归集,发现问题提前预警。
通过用好基础税收数据,玉林市税务部门已自主设计45个风险识别模型,配合广西税务局完善形成的“企业所得税资产减值损失税前扣除异常”风险模型,纳入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智撑”模型库,获全国推广。

对风险应对结果进行有效监督

基层税务部门在涉税风险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数据监控、风险预警、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的单向推送模式。在审核阶段,对应对过程难以进行有效监督,而且易引发廉政风险。
为确保风险防得住、管理跟得上,玉林市税务局完善风险管理监督体系,在风险管理监督上,充分利用广西税务局搭建的大数据分析应用集成平台的相关模块,明确专人定期扫描、监控风险应对质量,推动各风险应对环节提升应对质量。
为强化以案促治,该局定期发布税收风险应对优秀案例,通报反面案例,引导从事税收风险管理的干部做到及时查、及时纠。同时,该局加强税收风险管理部门与纪检等部门的联动,及时跟踪风险应对任务工作状态,压缩自由裁量和权力寻租的空间。
玉林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罗才盛表示,玉林市税务部门将围绕日常税源管理、风险分类分级管理,把基础筑牢,短板补齐,推动数字化转型条件下的税费征管“强基工程”在基层税务部门落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