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展馆打造精神家园
1904年2月4日,一代伟大的女性——邓颖超同志在南宁出生,并在这里度过难忘的童年时光。70多年革命生涯中,她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2007年,为了纪念邓颖超同志,南宁市在兴宁区朝阳路3号建起邓颖超纪念馆。作为广西廉政教育基地、南宁市廉政示范教育基地和南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颖超纪念馆吸引了大批干部群众和游客。
“我一直想带孩子来南宁参观一下邓颖超纪念馆,缅怀伟人,了解南宁的红色文化。”来自柳州市的王清华女士参观完毕高兴地说。
近年来,南宁不仅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学习教育,还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发展旅游新模式。
南宁市青瓦房农庄餐饮有限公司经理陈俐告诉记者,南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加上国家减税降费优惠政策等大力扶持,他很看好红色旅游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来,通过创新开发,该公司把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下灵村的青瓦房古村落,打造成为南宁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品牌。今年第一季度,古村落已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85万元。
红色老区飘扬茉莉花香
南宁横县是广西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中国茉莉之乡”。1947年4月7日,中共广西省工委在横县陶圩乡六秀村主持召开广西各地党的主要负责干部会议,史称“横县会议”。这次会议,揭开了广西全面开展武装斗争的序幕。“中共广西省工委横县会议纪念馆”由此成为广西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横县是传统农业县,盛产茉莉花,种植茉莉花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借助农业产业发展,今天的横县已成为广西农业强县和经济大县。2020年,横县茉莉花、茉莉茶综合品牌价值达206.9亿元,成为广西最具价值的农产品品牌,也成为当地百姓的“致富之花”。
广西顺来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山珍说,近年来公司自主研发的“周顺来”系列茉莉花茶获得了16项国家外观专利以及“中国著名品牌”等荣誉。他们在自治区级贫困村校椅镇贺桂村建立了全县首个茉莉花产业扶贫示范园,就业人员人均年增收入2300元。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税费优惠为公司科技创新、打造品牌提供了助力。”黄山珍介绍,2020年该公司享受税费优惠15万多元。
红色热土孕育创新沃土
成立于2017年的咪付(广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南宁本土高科技企业,专注于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该公司积极创新,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将互联网票务平台应用于南宁地铁,开启“手机蓝牙”便能过闸。公司首席信息官黄紫丞介绍,国家出台的系列优惠政策,为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增添了动力。2020年,该公司获得减免税款56万元。
咪付公司只是一个代表。如今,古老而又年轻的南宁秉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已初步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走上了科技创新的绿色发展道路。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发展困难仍然突出等问题,南宁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数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南宁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48.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9个百分点,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4%和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