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夏令瓜果成熟上市旺季,果香四溢。桂林市税务局立足广西水果“第一大市”实际,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果园一线,以税惠助力“甜蜜产业”,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政策红利精准落袋 企业发展“元气满满”

走进灵川县甘草惠丰果蔬合作社的果蔬大棚,这里一派“甜蜜”景象。近两年,合作社所在的甘草村转产开启“甜瓜+草莓”种植模式,打开甜瓜畅销渠道。据合作社合伙人李晓刚介绍,目前村里种植甜瓜17亩,预计收入15.3万元。

为助力“甜蜜产业”取得好“丰”景,税务部门聚焦农企农户所需所盼,成立“税务助农团”,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配备“税费政策讲解员”,讲解员走进田间地头,帮助用好用足税惠政策。

“税务干部详细梳理有关税惠政策,‘一对一’进行讲解,还耐心解答了办税疑难,让我们转产更安心。”李晓刚说。

“我们采用‘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坐落于西岭镇的1000余亩李园年产量超过2000吨,吸纳合作农户61家。同时,为培育绿色质优的李子,公司致力于研发环保有机肥和疏果技术。”恭城县宏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礼莉介绍了李子种植的情况。

果树在精心养护下茁壮成长,而公司也在税惠政策的扶持帮助下,不断发展壮大。“去年,我们享受了企业所得税减免5.1万元,增值税减免8.8万元,这些税费优惠为我们继续发挥规模经营优势、带动广大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支撑。”谈及税惠政策影响,孙礼莉表示。

精细服务提质增效 用心谱写“致富农经”

“税务部门的悉心指导,让我们快速学会在网上办理发票申领等涉税业务,既节省时间,也省去了不少麻烦。”龙胜绿祥百香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吴笃雄忙于和果子“打交道”,无暇分身学习基本涉税操作。

2023年,龙胜县百香果产值约2.4亿元,是当地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特色产业。“税务助农团”实时关注合作社发展动向,及时上门“手把手”辅导发票申领和开具、纳税申报等相关税费事项,做好政策宣传,帮助涉农企业懂政策、知流程、能申报、会操作。

“自产自销农产品可以免征增值税,‘真金白银’的税惠红利提振了我们发展的信心,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百香果产销计划,争取产业再上新台阶。”吴笃雄表示。

同样感受到暖心服务的,还有灌阳县大仁村朱安冲特色水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戴克增。“今年收成好,合作社种植销售的500多万斤雪梨,都免了税。”戴克增带领着税务干部到果园查看雪梨长势,此处正是“红色记忆·梨李飘香”田园综合体建设示范区。

除常用政策和业务流程辅导,税务部门扎实推进“一户一策”服务机制,为农户农企讲解各类涉税优惠政策和风险点。

“税务干部通过远程指导和实地调研,帮我们解决涉税疑难,在税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扩大种植的信心更足,会带动更多人种植雪梨,让雪梨‘走’得更远。”戴克增说。

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红火出圈”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平乐、荔浦、资源等地始终把服务农企作为助力“三农”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前不久,位于平乐县平乐镇长滩村委羊咀村的500多亩鹰嘴桃熟了。“七年来,从开办登记、申报纳税、发票领购都有税务部门精细服务,宣传辅导十分到位。小小的鹰嘴桃成了村里的‘致富果’,离不开税务部门的保驾护航。”平乐县长滩湾鹰嘴桃种植旅游专业合作社社长黄志彪说。

据悉,羊咀村着力打造“春赏桃花夏摘果”的“生态+”模式,带动村里42户160余人加入种植。以“桃”为媒,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5万元增至2022年的300万元,摘掉“贫困”帽子的农户还成了创富、带富的“先行军”。

“我们通过‘资金+土地’入股种植鹰嘴桃,全年收入可观,还能享受自产自销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如今幸福生活不再是奢望。”看着果子挂满枝头,该村脱贫户薛玉玲甜到心里。

2019年,荔浦市绿满园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在兴义村落户,农场管理员陈运发介绍:“在村经济专项资金的支持下,我们的阳光玫瑰葡萄已由建设之初的10亩扩种到近30亩,品种效益相当可观,预计年产值140万元。”

近年来,兴义村依托“党建引领+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着力加大阳光玫瑰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品牌。

“阳光玫瑰葡萄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效激发村民特色种植的积极性,实现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广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荔浦市税务局派驻新坪镇兴义村驻村第一书记周有明表示。